關于征集南昌醫(yī)學院校史資料和實物的公告
全體師生員工、離退休教職工、廣大校友及社會各界人士:
2020年,為補齊后疫情時代醫(yī)學教育短板,加快構建強大公共衛(wèi)生體系,更好地增進人民健康福祉,江西省人民政府決定以江西省人民醫(yī)院、江西中醫(yī)藥大學科技學院、江西衛(wèi)生職業(yè)學院等為主體,重新創(chuàng)辦南昌醫(yī)學院。2021年1月,教育部正式批復同意設立南昌醫(yī)學院。為全面、真實記錄南昌醫(yī)學院創(chuàng)辦前后的發(fā)展歷程,充分展現學校不同時期辦學成就,提升文化育人能力,學校決定籌建校史館,通過展陳校史,講好南醫(yī)故事?,F誠意向全校師生員工、離退休教職工及親屬、廣大校友和社會各界人士,征集校史資料和實物,具體事項如下。
一、征集時間
(一)集中征集
即日起至****-**-**日。
(二)長期征集
集中征集完成后,征集公告長期有效,所征集的校史資料和實物將作為館藏長期保存。
二、征集范圍
(一)時間范圍
涵蓋學校各個歷史時期的校史資料,均在此次征集范圍之列。
(二)載體范圍
能夠反映不同時期學校建設發(fā)展歷史的文字資料、圖像視頻、實物用品等。
三、征集內容
(一)文字資料類
1.與南昌醫(yī)學院及此前有關學?;I建、建立、合并、并入、升格、更名等重大事項相關的來文、校內形成的文字資料。
2.各級領導、知名人士、專家學者、重要外賓有關學校的批示、講話、文稿等文字資料。
3.南昌醫(yī)學院及此前有關學校各個歷史時期的招生簡章、招生指南、招生計劃表、教材、教學大綱、教案、講義、試卷、學生作業(yè)等,學校舉辦或師生參與的各類學術會議、文體活動、賽事等形成的文字資料。
4.反映學校歷史發(fā)展和建設成就的文件、文稿、資料匯編、大事記、年報、總結、報刊、宣傳品等文字資料。
5.學校師生的專著、譯著等出版物或內部資料,曾在學校就讀或工作過的知名人士、專家學者等的手稿和信函、筆記、論著、證書;歷屆畢業(yè)生在工作崗位上的重要成就或產生重要社會影響的事跡材料,包括聘書、證書、媒體報道等。
6.反映學校歷史發(fā)展中的重大事件、重要活動、重要人物的記敘材料、通訊報道、口述訪談資料、回憶錄、日記、隨筆,以及學校重要慶典、各類重大活動收到的賀信、賀電等文字資料。
7.學校老領導、老教師、老校友的回憶文章、來往信件等。
8.其他具有歷史價值和紀念意義的文字資料。
(二)圖像視頻類
1.反映學校歷史淵源和沿革、各個歷史時期建設發(fā)展中重要事項的照片、音頻、視頻。
2.歷任學校領導、領導班子的照片、視頻。
3.反映學校各個歷史時期國內外重要人士(各級領導、社會知名人士等)來校視察、參觀、訪問、講演及重大對外交流活動等的照片、音頻、視頻。
4.反映學校各個歷史時期師生教學、研究、實習、實踐活動,以及校園生活、文化、體育比賽的照片、音頻、視頻。
5.反映學校各個歷史時期黨代會、教(職)代會、團代會、學代會等黨建群團活動的照片、音頻、視頻。
6.反映學校各個歷史時期主辦、承辦或參加國內外學術交流、研討活動的照片、音頻、視頻。
7.學校各個歷史時期受國家、?。ú浚┘壉碚玫南冗M個人照片。
8.學校各個歷史時期校園建筑、校園風光的影像資料。
9.歷屆畢業(yè)生合影照片、音頻、視頻記錄資料。
10.其他具有紀念意義的照片(含底片)、音頻、視頻等資料。
(三)實物用品類
1.標識類。?;铡⒂≌?、校旗、校訓、標牌、紀念章、文件袋、信箋、信封、票據、出版物、宣傳印刷品(含早期油印本、刻印本)、印有學校字樣的生活用品等。
2.證書類。委任狀、聘任書、工作證、錄取通知書、學生證、借書證、學位證、畢業(yè)證、就業(yè)分配派遣證、獎狀、獎章、獎牌、獎杯、獎品等。
3.教學類。教學器具、儀器設備、實驗用品、科研標本等。
4.項目類。各類項目申報、立項、研究、建設、結項、驗收等活動形成的實物資料。
6.藝術創(chuàng)作類。書法、繪畫、篆刻、雕塑、曲譜、工藝品等師生、校友創(chuàng)作作品。
7.紀念品類。獲贈錦旗、各類畫冊、通訊錄、畢業(yè)照、紀念冊、紀念品、師生贈言題簽等。
8.具有歷史價值和紀念意義的其他實物資料。
四、征集原則
校史資料和實物征集以持有人自愿捐贈為原則,以資料合法為前提。
五、征集方式
(一)接受捐贈
凡屬自愿捐贈校史資料和實物的人員,將按有關規(guī)定進行登記并建立捐贈檔案,學校將向其頒發(fā)捐贈證書;捐贈者今后如需利用所捐贈物品,學校將無償提供方便。
1.直接送交:***案館(校史館)。
2.信函郵寄:***“江西省南昌小藍經開區(qū)匯仁大道689號(郵政編碼:***)” 。并注明提供者姓名、詳細通訊地址、聯系電話。
(二)復制原件
對于特別珍貴的史料、文獻、實物等,本人(親屬)有自主保存意愿的,學校復制、翻拍或數字化后將原件歸還本人(親屬)。
(三)拜訪征集
1.對因事務繁忙或年歲已高的老同事、老校友提供的校史資料和實物,工作人員可登門拜訪,接收捐贈,或記錄整理。
2.若捐贈的校史資料和實物不便寄送,可通過電話聯系學校工作人員,學校派人登門領取。
六、征集說明
為準確掌握征集校史資料的信息,以便更好地利用,請捐贈者對所捐贈的文字、圖像視頻、實物等展陳資料附上簡要文字說明,包括但不限于時間、地點、事由、人物姓名及職務等。我們將對所有征集的資料進行登記造冊、分類歸檔、長期保存。對征集資料進行展陳時,經捐贈者同意后,均會注明捐贈者姓名。
七、聯系方式
聯系人:***
電 話:***-****、****427、****516
地 址:***昌醫(yī)學院檔案館(校史館)
郵 箱:********* ncmc.****.cn